这个悬而未定的问题,有答案了!
2022-10-10 21:24:09
来源:新华社
时间:10.1020:30
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,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驯养历史,但其驯化起源地却长期悬而未定。来自西南大学的研究团队日前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,绘就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,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。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·通讯》在线发表。
“野桑蚕是家蚕的祖先,在长期的驯化和饲育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理特性的地方品种。”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介绍,目前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观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,但具体起源于我国什么地方依然存在争议,特别是缺乏有力的生物学证据。
为此,代方银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4年,对1078份蚕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测序。这些蚕种质资源覆盖了世界“丝绸之路”各主要蚕区,包括47个野桑蚕、205个家蚕地方种、194个实用种和632个突变体,涵盖全世界家蚕代表性种质资源的90%以上。通过对其中的代表性资源进行单分子实时DNA测序,研究团队获得了广泛的家蚕遗传变异信息,绘制完成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。
“泛基因组图谱好比是家蚕的‘数字字典’,方便研究者像查字典一样探寻家蚕的表型和基因组密码。”代方银说,对泛基因组图谱的研究显示,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方种分布在进化树上家蚕分支的基部,为家蚕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学证据。此前在山西夏县出土的蚕茧等考古证据,也与这一结论相互佐证。
“除了证实家蚕起源地,这项研究还在突破家蚕育种瓶颈、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认为,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有助于极大提升育种优良基因的挖掘效率,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组选择、基因编辑、合成生物学等分子育种手段可实现设计育种,推动家蚕育种优良基因挖掘进入快车道。
原文链接:点击访问原网页
- 31省区市新增本土“223+747”2022-10-05
- 31省区市新增本土“216+1267”2022-10-07
- 美军F-35上有块中国磁铁?2022-10-10
- 北京10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2例、无症状感染者2例2022-10-06
- 祝贺!中国女排晋级世锦赛八强2022-10-09
- “刷脸”时代:如何护脸又护财?2022-10-05
- 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出土:那时的中华文明超出想象2022-10-18
- 新变异株BF.7有哪些特点?湖北疾控专家解答2022-10-09
-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行时,谁是下一个“真实生物”?2022-10-12
- 国庆假期加班工资咋算?补休与加班费可否二选一?2022-10-08
- Python—获取文件基本信息2019-07-17
- 广东10月2日新增本土“19+24”2022-10-03
- 新疆:“滞留旅客可考虑留疆就业”系误读2022-10-09
- 北方多地迎来雨雪大风 气温将大范围创下半年来新低2022-10-10
- 中国到底盖了多少房子2022-10-12
- 10月13日大连金普新区发现4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2022-10-13
- 这部电影火了!网友:值得受到更多关注2022-10-17